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情民意>

关于优化嘉应学院西校门交通秩序的建议

更新时间:2023-03-04 作者:梅州政协 点击:4382

据市政协委员詹益煌等反映:近期,在走访群众时发现,对优化嘉应学院西校门交通秩序的呼声较大。经委员向有关部门了解,并到实地调研的情况看,确实存在以下情况:一是交通设施比较薄弱。嘉应学院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2.8万多人,教职员工1800多人,每天从西校门穿越205国道的人员频繁,由于缺少人行天桥、下穿隧道,也未设置红绿灯,行人不得不穿越双向八车道,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二是转弯缺口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嘉应学院有几百名教职员工住在梅江碧桂园,由于西校门原转弯缺口被封闭,造成教职员工在上班上课高峰期,不得不绕行到500米外的缺口进行掉头,造成新的交通拥堵,非常不便。三是占道经营问题突出。嘉应学院西校门两侧已经形成“网红美食街”,各种摊贩聚集越来越多,由于场地限制,不少已经占据了路面,一来造成行人和学生不得不冒险在205国道上行走,人车混流、险象环生;二来造成垃圾成堆、污水横流,严重影响学校周边和国道沿线的环境卫生,不利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此,建议:

一、尽快修建人行天桥或地下隧道。经向有关部门了解,此前辖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对嘉应学院西校门修建人行天桥或地下隧道进行了勘察论证,认为嘉应学院西校门口与205国道对面,都有较为宽敞的空间,修建人行天桥,或开挖地下隧道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周边群众盼望尽快实施。

二、科学设置转弯缺口。参照一些城市的经验做法,在上下班(课)高峰时段,探索设置“潮汐式”车道,阶段式打开嘉应学院西校门正对的隔离带,放行部分车辆进入嘉应学院,减缓交通压力。

三、加强日常巡查监管。辖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标准,加强对嘉应学院西校门和国道两侧的巡查监管,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规范经营行为,营造良好的交通和卫生环境。